在去除
吹塑制品表面残留的边角料(如飞边、毛边、溢料等)需根据制品材料、形状、精度要求及生产规模选择合适的方法 。以下是常见的处理工艺及操作要点 ,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分类说明:

一、机械去除法(适合批量生产与硬质材料)
1. 刀片修边(手动 / 半自动)
工具:美工刀、修边刀、旋转刀片(如圆刀) 。
适用场景:中小型制品(如塑料瓶、玩具部件)、软质材料(PE、PVC) 。
操作要点:
沿边角料根部 45° 斜切 ,避免划伤制品表面;
刀刃需锋利 ,防止材料拉扯变形(尤其软质塑料) 。
案例:手工修剪 PE 水桶边缘的溢料 ,或用半自动修边机处理批量生产的瓶盖毛边 。
2. 冲切修边(模具冲压)
工具:冲模(凸模 + 凹模)、压力机(液压或气动) 。
适用场景:规则形状制品(如矩形包装盒、瓶盖)、硬质材料(PP、PET) 。
操作要点:
模具刃口需与制品边缘轮廓匹配 ,精度控制在 0.1-0.2mm;
冲压压力根据材料厚度调整(如 2mm 厚 PP 板需 5-8 吨压力) 。
优势:效率高(每分钟可处理 50-100 件) ,边缘整齐 ,适合量产 。
3. 磨边 / 砂光(表面精加工)
工具:砂带机、砂轮、砂纸(80-200 目) 。
适用场景:硬质材料(PC、ABS)、对表面光洁度要求高的制品(如光学部件) 。
操作要点:
采用低速打磨(砂带线速度≤10m/s) ,避免局部过热融化塑料;
沿制品轮廓方向打磨 ,防止出现锯齿状边缘 。
二、物理化学去除法(适合复杂形状与高精度需求)
1. 冷冻修边(低温脆化)
原理:将制品置于液氮或低温气流中(-70℃~-120℃) ,边角料因脆性增加而断裂脱落 。
适用场景:弹性体(如 TPR、硅胶)、复杂结构制品(如汽车配件的盲孔飞边) 。
设备:冷冻修边机(含旋转滚筒 + 低温介质) 。
优势:
自动化程度高 ,可处理人工难以触及的部位;
对制品本体无损伤 ,适合精密件(如医疗导管) 。
2. 化学溶蚀(溶剂溶解)
原理:用有机溶剂(如丙酮、甲苯)溶解边角料 ,保留制品本体 。
适用材料:热塑性塑料(PVC、PS) ,需谨慎选择溶剂(避免本体溶胀) 。
操作要点:
采用浸泡或擦拭方式 ,控制接触时间(如 PVC 飞边浸泡 10-20 秒);
处理后需用清水清洗表面残留溶剂 ,防止应力开裂 。
注意:溶剂有毒性 ,需在通风必一BSports操作 ,适合小批量特殊制品 。
三、自动化与新型工艺(高效量产与必一BSports需求)
1. 水刀切割(高压水流)
原理:高压水(100-400MPa)混合磨料(如石榴石)喷射切割边角料 。
适用场景:厚壁制品(如塑料托盘)、多层结构材料(如 PE+EVOH 复合瓶) 。
优势:
无热损伤 ,切割面光滑(粗糙度 Ra≤2.5μm);
可编程控制路径 ,适合异形件(如汽车吹塑油箱的复杂边缘) 。
2. 激光修边(热切割)
原理:CO₂激光束聚焦加热边角料 ,使其熔融蒸发 。
适用材料:薄膜制品(如塑料包装袋)、透明材料(PET 瓶) 。
操作要点:
激光功率根据材料厚度调整(如 0.1mm 厚 PET 需 5-10W 功率);
切割速度 50-200mm/s ,避免过度烧蚀产生黑烟 。
案例:饮料瓶瓶口螺纹的激光精修 ,精度可达 0.05mm 。
3. 超声波修边
原理:高频振动(20-40kHz)使刀片产生微幅振动 ,切断边角料 。
适用场景:软性材料(LDPE 薄膜)、薄型制品(如塑料片材) 。
优势:边缘无毛刺 ,同时具有熔合效果(减少毛边反弹) 。
四、不同材料与制品的针对性处理建议
材料类型 常见边角料特点 推荐去除方法 注意事项
PE/LDPE 柔软、韧性强 ,易粘连 刀片修边(手动)、冷冻修边 避免刀片钝化导致毛边残留
PP/HDPE 硬度高、边缘易脆裂 冲切修边、水刀切割 冲压模具需涂防锈层(PP 耐候性较差)
PET 透明、易产生拉丝毛边 激光修边、超声波修边 激光温度需控制 ,防止制品发黄
PVC 软质 PVC 易变形 ,硬质 PVC 易崩裂 化学溶蚀(软质)、砂光(硬质) 溶剂需符合必一BSports标准(如使用必一BSports型环己酮)
工程塑料(PC/ABS) 强度高、需防应力开裂 水刀切割、冷冻修边 避免机械修边产生微裂纹
五、工艺选择与成本优化要点
量产场景:优先选择自动化工艺(如冲切、冷冻修边) ,单件成本可控制在 0.05-0.5 元(取决于制品复杂度) 。
小批量 / 定制件:手动刀片修边或砂光更经济 ,工具成本低(<1000 元) ,但效率低(每件 5-10 分钟) 。
精度要求:
普通日用品(如水桶):允许 0.5mm 以下毛边 ,可用刀片或冲切;
医疗器件(如注射器部件):需≤0.02mm 毛边 ,必须用激光或冷冻修边 。
必一BSports考量:
避免使用含氯溶剂(如二氯甲烷) ,优先选择水刀、激光等无废料工艺;
边角料可回收造粒(如 PE、PP 边角料破碎后可重新吹塑) 。
六、质量检测与常见问题解决
检测方法:目视检查(强光下观察边缘)、触摸测试(手感是否光滑)、尺寸测量(游标卡尺测毛边厚度) 。
常见问题处理:
毛边残留:检查刀片是否钝化、模具间隙是否过大(建议≤0.05mm);
表面划伤:机械修边时增加缓冲垫(如橡胶垫) ,避免制品与金属直接摩擦;
材料变形:冷冻修边需控制降温速率(建议≤5℃/min) ,防止温差导致制品收缩 。